一、
恢复生态
二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内蒙古草原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了首都和内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由此引发了社会对内蒙古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和治理。
我国近年来对内蒙古荒漠化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投入了几百亿元资金,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问题是恢复到什么样子?恢复的标准和目标是什么?实际上目前正在治理的地区,人工植树、种草不可能将大部分荒漠化土地恢复到二十年或更长时间段的,曾经有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大草原生态。
现在在‘防治荒漠化’口号下甚至还出现了奇怪的‘治理’方法,比如打着‘治理’的名义违规圈地、开垦牧民的优质草原去种树种草;比如把现存草原上最后的地表水资源截住,去发展火电厂的这种假治理真破坏的行为,尤其是后一种违规、侵权的做法,只能造成最后的草原和湿地的进一步荒漠化。
内蒙古原生态草原是什么样子呢?内蒙古是否还有这样的一片草原呢?我说还有,那就是内蒙古东部15万平方公里的原生态草原—乌珠穆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刘书润教授带领的科学考察组2005年仅对其中一个苏木(乡)的考察,就发现有大量原生态的多达600多种的植物存在。那里还是是大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繁殖和迁徙地,那里应该是‘荒漠化治理’终期目标的样板,那里也应该是‘恢复草原生态’的参照系。
二、现存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治理
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脉,南北长1400公里,自古以来,形成了岭东、岭西大片草原和著名的游牧文明。两百多年以来,大兴安岭岭东草原几乎全被开垦,并形成了科尔沁、多伦等沙地,这种草原地区荒漠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关注,正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治理。
大兴安岭岭西草原—锡林郭勒北部和呼伦贝尔南部仍有原生态草原存在,这两大块草原是乌珠穆沁草原和巴尔虎-鄂温克草原,面积共有约15万平方公里,目前这两块草原地区仍是传统游牧牧民生活的地方,千年以来,他们保护草原和水资源的传统理念以及相应的游牧生活方式与大草原生态和谐发展(图片1)。近十年来这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草原生态受到了极大危害,出现了荒漠化倾向。
现存草原生态退化问题及问题的普遍性
近十年来内蒙古现存草原的生态状况以惊人的速度退化着、同时草场纠纷不断。
我们认为,造成最后这15万平方公里草原生态退化主要原因是:
1、
牧民对我国环保、土地确权法律不了解,
缺乏依法维权意识;草原(集体土地)所有权不确定,责任、权力、利益不统一。
2、
由此产生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
造成草原水资源被掠夺,
集体草原主人的权利被侵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农业人口入侵。具体表现为:不合理的开垦和水资源占用;普遍的定居生活方式对干旱草原植被的破坏。
2)
工业经济的入侵。具体表现为:不合理的占用干旱草原的水资源对生态造成破坏;不规范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工业污染。
3)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规占地、越权租地行为。
我们认为,现存草原地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应该是以防为主,其实草原牧民是很有智慧的,他们最了解草原。他们有保护草原的想法和解决办法,只是集体土地没有确权,只是没有一个实施的空间和一个表达的渠道。我们工作的方向就是利用互联网普及我国现行法律,表达这些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传统理念和和秩序。我们近几年的工作目标是支持牧民集体土地确权和依法维权以及恢复传统游牧文化。
为此,我们成立了自然之友‘保护草原联合项目工作委员会’,希望通过我们的蒙古语文普法工作和互联网信息站的工作,让牧民了解现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了解依法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游牧文化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减缓或制止人为原因造成的草原被侵占被污染的局面,避免由于草场退化而带来的贫穷和生态的恶化;
通过对现存草原的保护,给生态已经退化地区的治理工作,提供一个参照系。
几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包括建立曾经草原网站,出版、发放了蒙古文法律读本4集共15000册,支持牧民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侵权、污染草原的案件,其中造纸厂污染案经过内蒙古高级法院判决,牧民原告获得36万元赔偿。
‘保护草原联合项目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取得的具体成果:
(1)
2005年6月我们策划、组织了两次牧民依法维权、保护草原生态研讨会。乌珠穆沁草原和巴尔虎草原5个牧业旗的90位牧民代表和我国著名草原专家参加,沟通了信息,讨论了集体土地确权和生态保护问题(图片2)。目前参会专家已经有两篇论文在互联网上发表。
(2)
2005年3月-6月,出版了蒙古文普法手册3集共28,000册(图片3),组织志愿者到乌珠穆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发放了20,000本。(图片4)
(3)
组织专家进行了东乌旗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2005年6月27日-7月6日)
(4)
建立了东乌旗牧民互联网信息站,正在筹办其他3个牧业旗的牧民信息站以及牧民网络信息员的培训。
(5)支持牧民申请、领取“集体土地所有证”,东乌旗牧民已经领到7本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图片5)。
(6)支持西乌旗牧民依法抵制截断高力罕河水建火电厂(掠夺干旱草原水资源)的申诉。(2005)为了保护高力罕和流域和东乌旗乌拉盖湿地生态环境,我们协助专家、记者对该事件进行了多次调查、取证,把牧民的申诉书送到了国家四个部委,同时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公开了这些信息。
三、
“修复的最好办法是保留全部碎片”。
由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反映了干旱草原传统文化丧失的严重程度,“修复的最好办法是保留全部碎片”,保留住最后的15万平方公里草原及其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重要,不仅关系到内蒙古荒漠化防治的理念和实际效果,而且与首都和国家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认为首先应当从普法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入手,尤其是应当引起现存草原地区主体牧民的关注和提高他们依法维权、保护草原生态的能力。
我们身为曾经在草原地区生活过的知识青年,了解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过去和现在,应当利用在北京工作的便利条件,团结尽可能多的民间环保力量,协助政府宣传草原生态保护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把环境保护意识广泛宣传到每户牧民中去,以达到保护现存草原生态环境、防止草原荒漠化、防止原住民生活贫困化的目的。
来源:
作者:陈继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