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ing Steppe 专 家 论 文曾经草原》是公益网站,部分论文有作者授权。如有误请来信赐教。

http://xinhua.bookuu.com/kgsm/ts/2011/04/27/1975866.shtml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

李妙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令世界瞩目.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西部(略)中国的生态屏障,在保护中、东部和东亚、南亚环境安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西北地区的沙尘暴治理则牵动着整个东亚地区的神经.环境治理作为一个综合性和世界(略)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有效的治理.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中东部来说,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之民族和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因此环境治理问题更迫切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而环保非政府组织作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组织化载体,已经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略)能已远远溢出了环境保护的范畴.因此,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进行研究就具有了很强的(略)义. 本文主要运用治理理论,并从网络治理的研究途径入手,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访谈法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略)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交代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往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极少考虑地区差异,也没有把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放在民族...

For 30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 s economic omittedt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China s omittedtal problems also draw the world s eyes. As China s ecology barrier, Western minority areas of Comittedignificance in protect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f middle and east part oomittednd even East Asia and South Asia. Southwest region of rich biological diversity is the wealth of all mankind, while in Northtwest Chinomittedtment of dust storms...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析
        二  “西部民族地区”概念的界定
        三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
        一  治理理论的由来
        二  网络治理
        三  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  分类法
        二  田野调查法
        三  文献分析法
        四  比较研究法
        五  实证研究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一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
        二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概况
        一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二  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三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分类及特点
        四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总体概况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向度
        一  保护与发展并重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共识
        二  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共进
        三  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成为环保非政府组织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  群众参与是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功能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功能
        一  致力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  推动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  开展小额信贷
        四  倡导和推动绿色信贷
        五  支持西部民族地区本土环保组织与志愿者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一  环境保护功能
        二  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
        三  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功能
        一  公众环境教育
        二  不同策略下的环境教育
        三  关注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
        四  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能

        一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
        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
        三  致力于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能力
        四  协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
        五  弥补西部民族地区政府公共管理的不足
      第五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功能的缺陷
        一  环保非政府组织精英主义色彩浓厚
        二  项目辐射范围小
        三  颅目分布不均衡
        四  项目实施缺乏可持续性
        五  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值得关注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瓶颈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思想障碍
        一  公民权利意识缺乏
        二  公众环境意识淡薄
        三  社会慈善意识不高
        四  社会普遍信任缺失
        五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亟待发掘
        六  民族地区政府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自身障碍
        一  环保非政府组织内生成长机制缺乏
        二  独立性不强导致非政府组织功能难以发挥
        三  资金不足约束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
        四  人力资源匮乏制约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
        五  环保非政府组织规章制度不健全
        六  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治理中本土主体性被忽视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
        一  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缺乏政策认同
        二  非政府组织立法不完善
        三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规不健全
        四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立法欠缺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营造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
        一  培养公民权利意识
        二  培育公众环保意识
        三  激发公民慈善意识
        四  营造普遍信任的社会氛围
        五  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治理紧密结合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一  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是其功能发挥的前提
        二  人才培养是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  完善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营销策略
        四  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本土化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  借鉴国际经验
        二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进行制度创新
        三  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保障
        四  建立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
    第六章  实证研究——以“曾经草原”为例
      第一节  “曾经草原”成立的背景

        一  陈继群的草原情缘
        二  从职业画家到环保人士
      第二节  “曾经草原”的内部治理机制及外部关系分析
        一  “曾经草原”的组织结构介绍
        二  “曾经草原”的公共关系  
      第三节  “曾经草原”的治理功能分析
        一  提高牧民法律意识
        二  政策探讨:禁牧还是游牧
        三  舆论监督
        四  草原文化保护
        五  进行中外交流
        六  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结语: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本论文摘要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sf.3922325.1/


 

李妙然博士论文  第章 实证研究——以“曾经草原”为例  (摘要)

        
—李妙然
 

本土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成长和壮大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西部民族地区草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本章对一个以“保护现存草原”为宗旨的民间环保组织“曾经草原”进行了个案研究,以使本文的立论更加饱满。2005年,“曾经草原”曾获得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滋根奖”,它得到的评价是:“利用语言优势,协调社会力量,策划、出版蒙古文‘农牧民实用法律丛书’和其他环教书籍和多媒体光盘,建立公益网络信息平台,建立牧业旗草原网络信息站,支持牧民建立民间环保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支持草原牧民取得和维护集体草原所有权和承包权,发展合作经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简短精炼的语言全面涵盖了“曾经草原”的功能和社会影响。本章以“曾经草原”为例,对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经历及其治理功能进行系统研究。

。。。 。。。

曾经草原是中国众多的草根组织之一,它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固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网络,它可能不会存在。但是正是这样一个组织却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大草原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由牧民普法到土地确权,促进了基层民主的发展和牧民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还对民族地区政府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说,谁能说草根组织的作用小呢?因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陈继群背后有众多环保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支撑着“曾经草原”的发展。那么谁又能说中国人的志愿精神差呢?(本章资料主要来自于访谈、曾经草原网站、塔林汗论坛、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