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原生态与游牧学
乌梁汗·傲·元登
内容提要:突出了草原生态作为对中原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性,阐述了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是最有效利用草场,适合自然选择的科学的生产方式的观点,并从生态游牧观、生态畜牧观、生态情感等诸角度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草原生态、游牧观、畜牧观、生态情感、生态屏障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草原生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全球的气候、荒漠化等现象均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用于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这种知识不仅仅是生产、游牧等方面的,也融入在他们看待整个世界的人生观、世界观之中。
建立在草原生态基础上的游牧业始终把草场置于第一生产要素。牧人们不仅认识到草场与牧业生产之间的紧密关系,也由此创造了热爱大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自自然而回归自然的高度发达的游牧文明。同时,游牧文明的产生对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草原生态的概念
草原生态学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研究游牧文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什么是草原生态?草原生态应该被理解为能够满足游牧生产基本需要的,由植物、水系为主的山川、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总和。什么是草场?草场应该是指植被茂密,适合饲养畜群的地理空间。草场是土壤、气候、水源、植被、矿物质(碱、盐)等的有机整体。
草原生态的最大功能是什么?草原生态区域不单是少数民族群众放牧生活的地方,它对保护植被,遏制沙化,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等均有重要作用。对我国中原地区来说,北方草原起到巨大的屏障作用。如果,这个屏障遭到破坏将引起灾难性的生态危机是木庸置疑的。
二、 草原的形成及其结构
根据草原形成历史的研究,“草原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到了第四纪进一步扩展。”“从中新代(大约在2600万年前)开始,到了第四纪末地球表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西部的昆仑山、天山、阿拉泰山、喜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先后隆起阻止了古大西洋、印度洋的东流从而形成了新的大陆。”(1)
自从8—4千年前(从人类驯化牲畜算起)到二十世纪初,南起长城,北到贝加尔湖,东从辽河平原西至准格尔盆地的辽阔的蒙古地区一直是保护草原生态最佳的地区之一。内蒙古草原位于这片生态区的南端,作为“中原生态屏障”屹立在中国北方。内蒙古土地总面积为17.7亿亩(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内蒙古土壤结构可分为平原土壤和山地土壤两种,其中黑土是营养成分最高的土壤。草原种类可分为山地草原、丘陵草原、高原草原、戈壁荒漠草原等等。
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牧民西日努德·东日布因为能够发现、甄别360余种牧草及其功效,1960年在包头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牧草学术研讨会派专机邀请他参加会议。这是利用草原生态实践中产生能手的很好例子。
三、 游牧业及其生产元素的形成
蒙古民族在几千年的游牧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文化体系一直传承至今。上古时期生活在贝加尔湖流域及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浑原始森林的蒙古先人们在打猎、采集的过程中开始驯化、饲养野生的某些动物。牛是他们最早驯化的牲畜,据考古发现已经有10000—8000年历史了。而马的被驯化是牧业的一个新跨越。他们依赖这种善于奔跑的坐骑先后驯化了羊、山羊、骆驼等其它牲畜,为游牧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饲养上述五种牲畜是出于游牧生产生活需要的自然选择,也是充分体现了游牧业注重其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关系的结果。确切地说,这五种牲畜在骑、拉、驮、使用奶食、皮毛等方面各有不同的价值,共同满足了畜牧业生产的基本需求。从乌珠穆沁牧民根据牲畜不同种类来区分其效用的习惯来看:
马—利用其善于奔跑的特性,主要用于放牧、通讯等事务。如果没有马放牧其他牲畜就成为不可能,因此,在牧业生产中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关马的详细描述请参考《乌珠穆沁白马文化》一书)。
牛—利用其动作缓慢,很少走失,脊背、四肢强壮有力等特性主要用于拉车,托运货物等工作。牛奶可制作奶食,粪便是生火取暖的主要材料。(有关牛的详细描述请参考《乌珠穆沁牛文化》一书)。
羊、山羊—利用其喜群聚,行走缓慢,繁殖快的特性,采取跟踪放牧的方法,肉、奶用于食用,皮用于缝制衣物,绒毛用于制作毡子。(有关牛的详细描述请参考《乌珠穆沁风俗集萃》一书)。
骆驼——利用其脊背强壮有力,耐力强,对牧草不多挑剔等特性,主要用于远距离驮运,冬季骑用。骆驼是最适合于沙漠、多山环境的交通工具。骆绒多用于缝制毡制用品。乌珠穆沁人早在阿拉泰——杭爱——嘎啦布戈壁一带游牧时已经非常普遍地使用骆驼了。
游牧生产已有6000年历史了。可能因为古人驯养牲畜后出现了饲草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游动而牧行为。羊因品性温和,喜群聚最适合游牧生产之要求。五种牲畜所提供的产品基本上可以满足游牧民的居住、衣着、饮食需求,从而为这一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畜牧业比较于狩猎业更先进,物资来源更充足。他们能够使用木制居所、木制运输工具及依靠马力、牛力来扩展草原的利用空间。依水草迁徙条件的具备为牧民合理使用天然草场,惠及整个生产生活创造了条件。乌珠穆沁人居住、运拉工具方面主要有一下特点:
(1)
早期主要使用毡制窝棚,近代均为有哈那包。哈那包也称毡包或蒙古包,由天窗、椽子、哈那、门等主要部分组成。有用羊绒制作的帡幪。帡幪可分为幪毡、毡顶、毡墙、毡门等。用马鬃、马尾编制的拉绳把蒙古包固定起来。蒙古包的结构,所使用的材料最适合游牧生活的要求,简便、易于搬迁。所选木材要轻便,毡子要柔软、暖和,富有弹性。穿插式天窗和穿缀式哈那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蒙古包的拆卸和拉运。
(2)
游牧所使用的运输工具是轻便木车。这种车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它主要由双辕子、双轮、车轴组成。车的长短、宽窄正好与牛的长短、宽窄相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牛的力量。木车可分为毡篷车、箱柜车、拉水车、拉牛粪车等多种。木车种类的多样化极大地方便了迁移活动,不用将生产生活物品一次次地多次搬运,而成列车一次性搬迁成为了可能。成列车搬迁的顺序是毡篷车、箱柜车、粮车、货物车、拉牛粪车、水车、哈那车、天窗车等依次而行。
(3)
进入游牧时期后,人们学会了用熟制羊皮的缝制长袍,御挡风寒。长袍的优点在于骑马可以挡风御寒,夜晚可以当做被子使用。夏季穿的羊皮衣是把羊皮去毛揉革制成。后来与内地的交往、通商频繁布料被广泛使用,但长袍的样式基本没有变化。游牧民族的服装可分为帽子、长袍、裤子、香皮牛靴子等。长袍也有袍子、长衫、长皮袍、挂面皮袍等。
(4)
游牧民族的食物特点也与其从事的畜牧业密不可分。早、午两顿饭以奶茶、马奶为主,晚饭为加肉的面食。从春季到秋末用牛、羊、马、驼奶制作奶食、奶酒。初冬季节宰杀大小牲畜把肉储存下来以备冬春季节使用。随着与内地通商的加大小米、炒米、面粉成为了食物的主要来源。
我们的祖先从游牧初期步入游牧业生产时期主要依靠了易于迁徙的居所、易于迁徙的工具、易于迁徙的拉运力这三种动力。依靠这三个动力开拓“游牧文化”才成为了可能。
四 草场生态与游牧观
产生于草原生态基础上的游牧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其迁徙性;二是其群体意识;三是其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性。游牧业不仅是在利用草场的一种主动,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的体现。
游牧文化是由迁徙、放牧、爱护三个重要部分组成,最后体现为对草原的合理使用、保护及恢复的生产活动。就游牧民是怎样使用草场这一问题拿乌珠穆沁部落的生产实践做个例子:
乌珠穆沁人把放牧的地方叫做草场,而把居住地或圈牲畜的地方叫做营地。草场可按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草场;也可按放牧的距离分为远处草场、近处草场、放马草场、放牛草场、放驼草场、放羊草场等等。草场使用方面具有部落集体经营的性质,即草场归一个部落集体所有,而非单一牧户的财产。例如,从乌珠穆沁敖包名称来看,“博纳尔敖包”、“傲尔都沁敖包”、“合力得汗敖包”、“西日努得敖包”、“台吉那儿敖包”等都说明那片草场是归该部落共同所有的。
(一)生态迁徙观
适应生态条件的迁徙——
乌珠穆沁地域辽阔,人员稀少,曾有依水草游牧的独厚条件,因此,迁徙成了乌珠穆沁人最拿手的生产方式之一。
(1) 一般性多迁徙
为了保护草场植被,防止沙化,将草场按季节分成若干片。春季选近水的地方扎营,夏季选清凉的高处驻营,秋季要逐草木长势而多迁徙,以保障牲畜抓膘,冬季在能够挡风的地方扎营,以确保牲畜安全过冬。一般来讲,每次搬迁的距离为7——10天,即使浩特不整体迁徙也要走奥特尔。走奥特尔一般只用帐篷车、水车,轻便快捷。走奥特尔春季能够使牲畜吃到新鲜的牧草,夏季能够到较远的水草丰美的草场,秋季能够到远处有盐硝的地方等好处。冬季一般不走奥特尔,而是浩特整体随牲畜迁徙。
(2) 抗灾时期的迁徙
遭遇雪灾或旱灾时要远距离迁徙。它的目的就是放野草场,恢复植被,以保护牲畜。远距离迁徙时将受旱灾的草场搁置1——3年不用,确保其植被得到充分恢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原阿拉坦合力公社组织了赴呼热图淖尔、满都宝力格、巴音霍布尔的三次远距离迁徙证明了这种活动的有效性。迁徙的主要拉运工具是牛车。牛车的优点就是便于拉运蓄圈、雪铲等工具近距离跟随畜群移动,以保障遇到风雪不使畜群走失。
(3) 游牧活动中的群体意识
由于草场是归族群集体所有,所以在游牧活动中牧民以互助友爱为美德,不会把一些人力、运力单薄的牧户单独扔下而去,且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共同迁徙。这是一种固有群体意识的体现。
总上所述,可以看到,游牧业是一个以恢复草场、保护草场、利用草场为最终目的的比较科学的产业。它的优势在于它的迁徙性。定居放牧的主要弱点也正在于其忽视了草原生态的保护与恢复。而一个忽视草原生态的产业是难以有长久生命力的。
有关学者对游牧业的评价: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过蒙古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少的人做出这样大的贡献。”
著名的草原生态学者刘书润在其《游牧业是草原的生命线》一文中写到:“蒙古人在草原上生存了这么多年,草原生态还是那么好的原因在于其从事的游牧业……只有蒙古族保存了游牧文化。几千年来那么脆弱的生态没有被毁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生息于此,他们捍卫着游牧文化,人口那么少却能够与南方的强大邻居对抗,由此可以知道他们的生命力是多么的强大。”
(二)生态放牧观
牧民在流动性游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适应草场生态的变化。这主要是:
以精湛的放牧方法来适应生态—— 放牧要根据地势、植被、水源条件,注意草场的合理分配以备重复使用。
(1) 要有保护植被的意识
隔年枯草对保护土壤起很大的作用。它不仅遏制土壤沙化也对土壤提供了营养。乌珠穆沁俗话说“三年的枯草能当油来使唤”就是指隔年枯草层对保护土壤的重要作用。把草场分片使用或经常性地迁徙都是以不破坏枯草植被,不影响来年的牧草长势为目的的。
(2) 不同牲畜对牧草的要求各不相同
马的食草特点是连根拔吃。马不是反刍动物,所以日夜不停地吃草。还有一个特点是能到较远的草场,而且会用蹄子破雪而食,不需要卧处。牛的食草特点是将牧草盘绕在舌尖拔吃,对牧草比较挑剔,需要长势好的草场。牛不会破雪而食,也需要卧处。羊、山羊喜食细嫩的牧草,白天食草夜晚反刍,需近处放牧,需卧处。骆驼喜食锦鸡儿等粗质牧草,不会破雪,不需卧处。因此,放牧时必须根据不同畜群的食草特点来调配草场。例如,马群可以放牧于牧草长势好,但雪厚的地方;牛、骆驼可放牧于薄雪的山阳;羊可放牧于牧草长势好,雪薄的草场上。雪太厚或太硬会把牛羊的管部磨破出血,导致难以行走。下面举几个抗灾保畜的例子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例子之一:时间:2007年
谈话地点:乌里雅斯太镇
内容:抗灾经验
谈话人:原阿拉坦合力公社白音杭盖大队支部书记却扎布
在1977年“铁灾”中,白音杭盖大队在没有一点饲草储备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传统的畜牧业经验战胜了特大雪灾,保畜率达到了97
%
,成为全旗除巴音霍布尔公社吉仁宝力格大队外又一个先进集体。当我问及取得成绩的经验时,他说:“一个是那时候由集体管理,再一个是我们也懂点传统牧业方法,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已。具体地讲,把全大队的草场分成北部平地、山地、南部平地三个部分。这三个地方的特点是北部沿国境线一带雪薄而松软;中部山区雪虽厚但可以利用山阴处被风打出来的牧草;南部雪厚但牧草长势也好。于是,我们把全大队2.4万只羊安置在北部;19群3,2千头牛安置在山区;5群1.6千匹马放牧在南部。并严格规定各种畜群不得擅自串场。在这样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再加上牧民的工作经验就战胜了特大雪灾。
例子之二:时间:2010年12月24日
谈话地点:乌里雅斯太镇奥日拉姆家
内容:畜牧业经验
谈话人:巴音查干嘎查奥日拉姆
怎样饲养牲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就拿饲养马群来说吧,马是耐寒,抗白灾的能力较强的牲畜,但是,如果把马群老是放牧在一个地方,不经常挪动的话,也是不行的。我们大队有个牧民叫奥奇尔的,在1977年大灾中放牧一群300多匹马。雪刚刚厚起来时他把马群放牧在赫尔姆图敖包一带的山区里,然后又经常赶到雪较薄的地方放牧。到了春天咱大队其它马群都有很大损失,只有奥奇尔的马群安然无恙,这就是经验啊!
1977年奥尔拉姆自己放牧着一群百余头牛。当时是大集体,抗灾储备方面仅有几小拖拉机饲草,牛群饲料短缺是难免的。他跟公社粮站联系弄了一万斤饲料,然后把饲料和草料掺和饲养牛群。他的喂料办法是:每天早晚两次给每头牛喂一碗饲料,中午给半斤草料,每天给牛饮水。几天坚持下来牛群开始长膘,保障了保畜率80%的好成绩。
例子之三:时间:2011年1月10日
谈话地点:旗委调研员办公室
内容:畜牧业经验
谈话人:吉日嘎郎图嘎查牧民达木金
纳仁·达木金是东乌旗原宝拉格公社吉日嘎郎图大队牧民,深受牧民尊重的老领导,他也是乌珠穆沁历史上有名的牧业能手毛海的后代。
丁巳年(1977年)白灾中,达木金承包了大队一群140多头牛,经过出栏后决定让百余头牛安全过冬。那年的大雪一开始就连着下了几天几夜,大队所有草场都被大雪覆盖,牧草难以找到,畜群眼看就要挨饿了。但精于放牧的达木金并没有惊慌,他赶上牛群到斯尔本西里走奥特尔去了。
斯尔本西里有丰富的锦鸡儿、针茅、羊草等植物,雪松软很适合放养牛群。达木金经常背着木铲子给牛群铲除卧处,夜晚把牛群圈在营地,早晨一大早就把牛群赶到草场上去。到了春节他又把牛群赶到山阴薄雪的草场上放牧,经过一冬天的努力他家牛群的保畜率达到了95%。他也被评为宝拉格公社劳模,参加了全旗“抗灾救灾工作表彰大会”。
达木金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这一次,在1987年雪灾、2000年雪灾中他都通过采取走奥特尔等传统方法渡过难关并取得了牧业丰收。
达木金祖上有一名牧业能手叫毛海。一年冬天毛海与司马医生的岳父某某毗邻住在阿尔朝鲁特附近。开始出现白灾情况后有个人就找毛海询问在什么地方过冬比较好,毛海就说:“过几天肯定有一场暴风雪。”那个人又问“那么在哪个地方躲避风雪才好呢,请老人家指点!”于是,老人家就领着那个人到了一处山坡上用套马杆指给他在什么地方扎营、什么地方给羊群铲除卧处等等。但那个人在弄羊群卧处时故意把卧处的一半铲在老人规定的地方以外。过几天果然下了大雪,把他超出规定圈的卧处都给埋住了。
(三) 放牧要与草场相适应
到了新的草场后要放青。放青是指把羊群赶至较远的草场上放牧。早晨放出去的羊群到了傍晚才能够回浩特。到了中午有一个人去接替早晨赶羊的人一直到傍晚才回来。最忌每天往同一个方向放牧,要不断改变放牧的方向,这样才能避免过度踩踏草场,减少损坏牧草长势。牧民平时很注意牲畜头数与草场之间的平衡,不会在一个营地里住太长时间,如果牲畜头数增加了,就要采取分群、利用荒芜草场等措施以保护草场。
(四)选定草场
迁徙前首先是由户主去选定新的草场。选场要看牧草长势、牧草的营养、水源及搭蒙古包合适的地方。冬季要选能挡风的避风处,夏季要选清凉的小山坡等。哪个地方被选定了就用牛粪或石头立个标记,提醒其他的人这个地方已经被选定了。
(五)优化草场
初夏青草刚刚长出时,要在长势最好的草场上去放牧。远处的草场也要让马群或轻便的奥特尔进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促进长势,优化草场。”草场要是长期闲置,不让牲畜进去,植物就会退化。因为,牲畜的粪便及牲畜的踩踏能够松化土壤,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也为植物送去营养丰富的肥料。
牲畜对草原生态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牲畜的蹄子有为土壤传送草籽、盐碱,从而增加土壤营养,增加植物种类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围封放牧,牲畜对土壤的这种作用正日益减少。例如2007年,东乌旗西部苏木的草场被大量的韭菜类、硷葱类植物覆盖。到了第二年只长了刺沙蓬等劣质植物给草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是因为围封放牧减少了畜群的流动,阻断了草场新陈代谢的正常流程。
牧民把雨季分为“黄羊羔雨”和“蘑菇雨”两个阶段。这是草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时段。“黄羊羔雨”一般在夏季中期连续下两三天,促进嫩草的生长。因为此时黄羊正在产羔,所以叫做“黄羊羔雨”。
“蘑菇雨”是指夏季末连续下四五天的雨。这时候草场已经充分恢复,植物生长完毕,有的地方出现了割草场,雨后到处有蘑菇长出来,所以叫做“蘑菇雨”。
例子之一:时间:2011年5月20日
谈话地点:旗委调研员办公室
内容:牧草营养
谈话人:巴音乌拉嘎查牧民斯*德力格尔
我们嘎查原来叫“乌日尼勒图公私合营牧场”。1966年春往东迁徙到贺斯格乌拉一带游牧。当时是由时任东乌旗旗长的绍兴阿·孟和领部分牧民到贺斯格乌拉选场后组织了那次迁徙。当年我十八岁,因为是牧主子弟,只能给贫下中牧当帮手放牧。迁徙用了大约一个多月,经额仁高壁公社、满都宝力格牧场走了很长时间。到了那儿后就成立“贺斯格乌拉牧场”一住就是14年。这块牧场将近荒芜了二十年,草长得骑马的人进去都看不见。长的最多的是三菱草等粗质植物,小白蒿、针茅等优质牧草很少见,这说明草场的营养质量低。迁去的那年冬天牲畜损失严重,气候严寒再加上牧草营养低,我们牧场5万头(只)牲畜死了3万头(只)
。因为天太冷,地面都冻出很多裂痕,牲畜踩在裂痕上弄断腿的事情也有发生。那年东苏旗在贺斯格乌拉的奥特尔几乎损失掉了所有牲畜,只带着狗回去的,这是事实。
当地气温最低到40度以下,曾发生过马群站在那儿活活冻死的事情。一天听说在叫西那嘎布顿的地方有一群马,跑过去一看全都站着冻死了。狼也很凶。拉木扎布(当时被打成走资派劳动改造)一天拉上两牛车去捡牛粪正好跟来攻击牛群的一群狼撞上了。那群有六条狼,它们分成三组两条攻击牛群,两条休息,还有两条放哨,让拉木扎布在他们中间打这个打那个地跑得筋疲力尽。好在关键时刻牧马人巴图用望远镜看到了所发生的事儿赶紧过来帮忙,才把狼群给撵跑了。俗话说“七条狼能食人”,要是真的碰上七条还真不好说唻。还有一次斯布格扎布书记被七条狼追赶,快要被追上时他急中生智直接就跑进了附近的湖泊里,狼因为水里不能快速奔跑才被撇下来了。
长久荒废的草场经过我们几年的放牧开始苏醒过来,植物种类也增多,营养也丰富了。我大哥阿日化在贺斯格乌拉度过1977年大雪灾的。他承包了集体900只羊,沿着山阴雪薄处放牧,最终保住了牲畜,他本人也被评为盟、自治区劳模。虽然几年的放牧使牧草质量明显改善,但跟我旗西部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例如,刚煮好的羯羊肥尾吃起来有点硬,脂肪浓度还是不够的。
(六) 河曲草地的利用
河曲草地长有角碱蓬、芦苇、沙鞭等盐碱量高植物,这些植物营养成分高,不论什么季节都可以喂养牲畜。河曲草地的另一特点是植物长速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提供大量的牧草。因此,牧民非常珍惜河曲草地的一草一木及土壤、生活在那里的飞禽走兽。夏季一般不往河曲草地放进牲畜,到了冬季后才使用。东乌旗乌拉盖河、斯耶勒吉河河曲草地曾经是宽五六十里地,长六百四十余里地,有15条河流汇入的庞大生态系统和重要的自然水系。直到上个世纪末,乌拉盖河流域为7个苏木的一百余万头(只)牲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饮用水和优质牧草。但是,乌拉盖水库的建成宣告了乌拉盖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消亡。如今,河流已经干涸,草场沙化,往日的景象不复存在了。斯耶勒吉宝格达山南麓的露天煤矿更是侵占了大量草场,产生的污染十分严重。
例子之一:与宝拉格苏木吉日嘎郎图嘎查牧民达木金谈合理利用乌拉盖河生态资源
我们嘎查在乌拉盖河流域有23万亩草场。这里有角碱蓬、芦苇、沙鞭等植物,也有油蒿、柳叶菜、小白蒿、硷葱、多节植物、隐子草等多种植物。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可以放牧,植被没有被破坏以前芦苇都可以长的比骑马的人还高。全大队四余万头(只)牲畜全年吃都吃不完。芦苇丛里还有狼、狐狸、沙狐、獾、刺猬、野猪、黄羊等野生动物及天鹅、鸭子、灰鹤、黄鸭等飞禽,水里鱼的种类也很多。乌拉盖河曾有夏季水涨,秋季收缩的规律,但是,现在由于上游建了水库,河水干涸,河道成了一片片盐碱地了。
例子之二:额合宝拉格苏木哈日高壁嘎查德木其格谈戈壁草场
咱家承包的草场在哈日高壁北部一带。戈壁地区夏、秋两个季节除了偶特尔放牧几天外一般不放牧,到了秋末冬初才在戈壁长期放牧。戈壁草场盛产黄沙、红沙等牧草,碱硝丰富。沼地里长有多节牧草、针茅等牧草。在戈壁草场牲畜长膘快,容易起色。戈壁地区的羊产双胞的多可能与所吃的牧草有关。
(七)保护利用河流、泉水
草原水源包括河流、泉水、湖泊及人工挖掘的水井。牲畜饮用水可分为敞地水、井水和雪水三种。温暖季节用敞地水、井水,冬季用雪水。蒙古人十分珍惜供人、畜饮用的水源,注意保持水源的干净、卫生。所以,不能在太靠近水源的地方居住,更不能往水里扔些污物,认为那样会“激怒龙王爷”,很是畏忌的。
(八)抓膘与利用草场之间的关系
给牲畜抓膘,严格地说就是科学地利用草场的结果。给牲畜抓膘首先要求牧草的种类要丰富多样,其次是通过采取走奥特尔等有效措施,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草场资源。对一个牧民来说能够辨别牧草的不同性质是很有必要的。有些牧草不仅使牲畜抓膘,还有杀虫驱虫的作用。
例子之一:与宝拉格苏木吉日嘎郎图嘎查牧民达木金的谈话记录
毛古力格老人关于我的祖父(毛海)这样讲过:“宝力格努拉有一个叫胡很的人家。胡很就是这斯琴巴图的祖父。有一次胡很来我家问我父亲:“咱家羊死了很多,是什么原因呢,?”父亲向他仔细询问了一些情况后说:“你家羊群可能患了脊髓痨。你要赶紧搬迁到阿布杰查干敖包那儿去。放羊要顺风方向放牧,不要朝逆风方向放牧!”胡很照我父亲说的那样搬到阿布杰查干敖包放牧,过了一个多月羊群里那奇怪的病就消失了。后来,我父亲又去看了看他们家羊群,并说:“现在要是往南搬迁,羊群抓膘得更好!”果然,没出一个月他家的羊群膘长得肥肥的。”
牧业专家对放牧方法的评价: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海山博士在接受内蒙古日报记者道·乌云花采访时说:“游牧民族通过游牧起码要达到五个目标:1,科学地利用草场。一方面以植物的再生机能增加牧草产量,另一方面通过牲畜踩踏部分草籽落入土壤为土壤输送养分。2,通过牲畜的流动传送花粉、草籽,牲畜的排泄物也会成为很好的肥料。3,牧民通过游牧让牲畜吃到优质牧草、药物性植物,即让牲畜抓膘又要增强其免疫力。4,能过有效地躲避自然灾害。5,以最小的代价与其他部落进行物资和文化交流;通过交流提升人、畜、文化的质量。由此看来,游牧业并不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需特别强调的是,游牧业是人类唯一的不仅不破坏自然,而且优化草场,增加牧草产量的生产方式。”
研究游牧业的学者嘎·青巴特尔在其《从放牧饲养到应付饲养》一文中写到:“放牧饲养的牲畜所产的奶、肉营养更丰富,蛋白质和热量含量都比舍饲、圈养的牲畜所产的奶、肉含量高。”
五、 草原生态爱护观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高度发达的思想体系。从崇拜苍天大地到祭祀山川河流都是这一思想信仰的具体体现。这种信仰通过各种习俗、禁忌、神话传说等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一、敖包、神树、神泉的祭祀源自蒙古族古老信仰——萨满教,它表现了古代蒙古人对自然界的一种深深的敬畏感。在那个人类完全依赖大自然而生存的历史时期,蒙古人把大自然比喻为生身父母,感激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为此举行祭祀敖包、神树、神泉的活动,以取悦自然,祈福来年的丰衣足食。乌珠穆沁《巴音哈拉祭祀文》中念到:
苍天大地,诸路神仙
请接纳献上的贡品
以宽恕我们玷污神树、神泉之罪孽
并赐福于我们安康、富足
……
敖包祭祀最初是崇尚自然的一种活动,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渗入了很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内容,尤其是,到后来祭祀文都用藏语来念让人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单纯地理解成一种祈雨行为,从而淡化了它所包含的爱护自然的感情因素。
二、生态爱护观第二个特征为将保护草原视为家国大事来看待。《成吉思汗大扎撒》中有:“草青之后掘地、失火烧坏草场的要罚于极刑”的记载,充分说明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卫拉特法典》第六十条规定:“帮失火的人灭火给予羊一只……。”这些都是蒙古人几千年来严格遵守的遵则,因此清朝侵占蒙古地区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一遵则,制定禁止到塞外垦荒的法律,实行一系列相关政策。
三、日常生活中有关生态爱护的习俗
牧民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草场的清洁卫生,严格遵从经常采集居处附近的牛粪,不得在草场上乱扔垃圾,倒卸的垃圾要往上堆,牲畜的尸体要放在隐蔽处喂狗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谁要是违反规矩就被人笑话。
爱护每一棵草木,不得拔掉嫩草,不得挖掘未长完的药材,不得将植物连根拔掉。为了保护植被旱井、熏窖、橛子眼等都要填埋好。安葬亡者不用挖坑,要把遗体放在隐蔽的洼地露天安葬,这个隐蔽的地方叫做“胡尔古勒吉。”
蒙古人的歌谣总是歌颂故乡山水的养育之恩,例如,乌珠穆沁历史民歌《神圣的布拉根山》中唱到:
神圣的布拉根山
辽阔美丽的我的杭爱
山阴山麓长满了葡萄
甘甜的泉水沁人心扉
………
他们对生身的故乡除了有一份敬仰、敬畏之情外,更多的是爱慕、赞美、自豪的深深感情。把山水比喻为父母,起名为“额吉淖尔”、“额吉戈壁”、“额吉敖包”等都是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
游牧民族的家教从小孩子灌输给爱护草原生态的思想。通过讲故事、猜谜语、背诵谚语等传统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懂礼貌、谦虚、勤劳的牧民是游牧民族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这也是与教育人的一种成功模式之一。
有关学者对蒙古族草原爱护观的评价:
学者刘书润在其《游牧业是草原的生命线》一文中写道:“蒙古民歌里赞颂母亲的歌最多,为什么呢?他们所赞颂的母亲不仅仅是他们生身的母亲,更是包含着草原、故乡、生命之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他们所赞颂的是“宇宙母亲”、“大地母亲”、“生命之母。”他们把山水比做母亲,因为水是大地的血脉。他们热爱水,畏忌在河流、湖泊中洗脏东西,谁破坏了这个禁忌就会“被苍天惩罚”的。……蒙古人的教育无处不在。首先是母亲教育他,然后是通过神话故事、民歌、谜语、口头诗歌接受教育。这些教育都有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增长智力的内容。这是一个已经定型的家庭教育。”
六、 草原生态的现状
草原生态的现状令人担忧,至少在内蒙古这是事实。大部分草场被开垦为农田,使天然草场面积严重收缩。在牧业地区实行围封放牧,造成新的“蹄践灾”,进一步恶化了草原生态。无计划地开采石油、煤炭严重破坏了植被,流失了地下水源,违反了生态平衡规律。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排斥游牧文化,将其视为落后的传统方法加以消灭。下面对这种错误思想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1. 以农业替代草原生态
把内蒙古草原视为生荒地进行开垦使之变为规模庞大且收成低下的田野。长城以北的科尔沁、巴林、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草原曾是抵御中国北方沙漠南下的天然屏障,但是,在“以粮为纲”、“内蒙不吃可耻粮”等口号的号召下,把毛乌苏、呼布齐、乌兰布哈、腾格里等诸沙漠相隔开的那片绿洲均开垦,打开了风沙南下的巨大口子。这是内蒙古西部的生态灾难。在中部,巴音淖尔戈壁滩、苏尼特荒漠地、察哈尔平原的不断被开垦,失去了阻止蒙古国南部上哈、嘎啦布沙漠南下的屏障,造成东西两大沙漠合二为一的严峻局面。
2. 在利用草原生态方面所犯的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游牧民族从被压迫中解放出来,开始了幸福自由的生活。乌兰夫主席所实行的“贫富牧民都得利,人畜两旺”政策使当时的草原生态和传统畜牧业取得了平稳发展。但是,1958年实行的“草场归大队所有制”,比起原来草场归旗、苏木所有制进一步缩小了游动而牧的面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咱们巴嘎牧户、秋两季在沿着陶森——奥兰霍布尔——宝拉格努拉——贺日哈达——翁根查布查尔一线游牧,冬、春两季向西迁徙到哈日戈壁——西巴日查布查尔——西那根玛尼图——其杜尔河——诺言塔拉一带,在东西五百余里地,南北两百余里地的范围内放牧。而以大队为单位分割草场后只能在宽百余里,长四五十里的固定牧场上放牧了。大队的草场再更细致地分配给各生产小组,这样游牧的范围被进一步压缩了。但是,基本生产方式还处于游牧,恢复草场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与此同时,各队都挤出部分草场进行垦荒种植一些农作物。例如,巴达拉胡大队在乌努格图、哈拉浑地等地搞两处农田,因为牧民不懂农活又从外地请来一些人,还把这个吹嘘为干了件了不起的事!
1983年实行“草场承包制”,把草场承包给了广大牧民。这个做法极大地带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应该给予公正的评价。但是,定居、建设、拉网围栏等措施也给牧业生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消极作用。它使草场遭受前所未有的“蹄践灾”,为草场退化,风沙突起埋下了隐患。在2000年雪灾中,已经“处理掉”马、蒙古包、勒勒车的牧民们只能用高价购买铁质蒙古包,租用卡车完成搬迁。因摩托车、小四轮拖拉机无法在雪里使用而丢失羊群的事儿时有发生过。草场被大雪埋住只能买些高价饲草料喂食牲畜,到了秋天整群羊被债主赶走的实例还不少。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长期的定居生活使牧民丧失了原有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性,破坏了人与自然固有的那条平衡规律。
3.草场所有权的因素。
草场问题是事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一个理论问题。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伊始就制定实施了“草场集体所有,自由放牧”的政策,当是的草场集体所有从自治意义上指的是蒙古民族的集体所有。后来政务院也认可了这一政策。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原先并没有“草场”、“草原生态”这一理念。国家宪法里也没有有关草原的内容,更多的是矿藏、荒地、河流、森林的相关条例。这些条款“主要针对农村土地,并没有注意到牧区草场归谁所有的问题。”从草场的所有性质来看,他既不是国家所有,也不是集体所有,说它是一个民族所有更不会被法律认可,这种不确定性事实上允许了谁都可以所有它,谁都可以开发它,给农进牧退、乱采乱垦等行为开了绿灯。
1982年宪法中第一次有了“草原”这一提法,198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草原法》,1986年颁布《土地管理法》,2002年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从此,草原真正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近二十年来确认了草场的集体所有,个人使用的权利,但有些嘎查至今还没有土地所有权。这就为部分腐败分子和矿藏资源投机者利用牧民法律意识淡薄,依靠上级的弱点侵占草场,破坏生态提供了可乘之机。草场和土地征收不是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而是任意践踏嘎查和牧民合法权益,以“行政特权”强制执行。他们把先抢夺后强迫主人接受的诡计运用得得心应手。这里特别要提一提乌拉盖开发区的事儿。它是一个不被国家认可的行政区,是违反《草原法》、《土地管理法》而建的非法单位。因为,乌拉盖地区属于东乌旗行政区划之内,历来是东乌旗牧民走奥特尔的草场。但是,在“文革”动乱时期在乌拉盖地区建立了所谓的生产兵团,抢占草场,对当地牧民进行压迫,造成部分牧民被迫背井离乡。1985年,巴音浩舒镇被划入东乌旗管辖,草场、土地证均已办理。可是到了1992年盟里强行夺走巴音浩舒镇,建立所谓的“乌拉盖开发区”由盟里直接管理。2003年,中央政府取消了“乌拉盖开发区”,但盟里改名为“乌拉盖管理区”抢占至今。从建立“开发区”至今他们的大量开垦,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从未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当局以权代法与牧民争夺利益,在基层法与政,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的事实。
资料一:
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公告
按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的要求和国务院联合检查验收组对我区的整改意见,自治区政府对我区的各类开发区进一步撤销和核减面积。2004年6月18日发内政字[2004]213号,2004年7月14日发内发改协字[2004]1204号,2004年7月22日发内政字[2004]251号等文件,撤销了呼和浩特乌素图森林旅游娱乐开发区,赤峰平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满洲里东湖农业出口创汇区,兴安盟阿尔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绿色产业开发区,阿拉善盟栾井滩生态农业开发区,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旅游开发区和鄂尔多斯市响沙湾旅游区等九个开发区;并对其余保留和整合后拟保留的开发区核减了面积(见附表)。特此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4.工业化与草原污染
当今草原处处响彻“工业强旗”的口号,工业化正实施的如火如荼。工业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强调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强调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如果发展是以牺牲自然、草原生态、草原文化为代价的话,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发展而是倒退。哪里有资源就开发那里,哪里有开发那里就有土地、草场纠纷现在已经成了普遍现象。露天煤矿、造纸厂、金银矿大量破坏草场,受污染的水源使大量牲畜死亡的事情屡禁不断。盲目地认为草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追求“片面的发展”行为给草原生态和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难以形容的伤害。
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一位北京知青写到:“我国北方最丰美,最辽阔的大草原在哪里?就在东西乌珠穆沁,鄂温克、新巴尔虎左右翼旗。这片土地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牧民们仍旧延续着传统的游牧生活,让我们最牵挂的地方也是在那里。”确实,在内蒙古仍然比较完整地保存草原生态和游牧文化的地区只有乌珠穆沁和巴尔虎草原了。因此,在这里深切地呼吁内蒙古把以上两个地区确定为“草原生态和游牧文化保护区”,依法禁止任意开发。
5.草原畜牧业的崩溃
游牧文化是世界上可以称为草原生态文化的唯一一种文化。要保护草原生态必须在传统游牧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探索新型的、科学的发展路子。游牧业是一种十分有效地利用草原生态的产业。它是以培育适应草原自然条件的优良牲畜品种作为先决条件的,谁若是违背了这一先决条件必然遭到失败。这一点已经被自1958年起在乌珠穆沁地区进行过多次的牲畜改良工作充分证明了。其中,连续实施二十五年的“乌珠穆沁羊改良工作”,虽然使牲畜改良比率达到了50%——70%,但随着大承包的实行美利奴羊品种彻底消失了。四次的黄牛改良热潮也以失败告终(其中包括2005——2007三年内消灭本地牛高潮)。但纯种乌珠穆沁牛也被宰杀殆尽,濒于消亡。在1965年——1985年间实施的品种改良使得纯种乌珠穆沁白马基本消失。2009年强迫牧民处理了全部乌珠穆沁白绒山羊。现在牧民一提起牲畜改良就心有余悸,因为,不适合本地区气候、草场条件,缺乏市场的“新品种”确实使他们尝尽了苦头。例如,巴达拉胡嘎查在实行黄牛改良工作后,九十多个牧户没有奶牛可挤奶,占全嘎查牧户的64%。
说实在的,近几年所实行的牲畜改良工作,是在把七个地方品种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基因资源保护名录”后进行的一次违法行为。这些受保护的品种中就有蒙古马、蒙古黄牛、乌珠穆沁羊等地方品种。乌珠穆沁白绒山羊虽然已经通过了验收,但在正式纳入名录的前一年被消灭掉了。所以,这一系列牲畜改良行为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自觉行动,而是盲目的,拿历史开玩笑的愚蠢行为。因此,畜群改良必须要认真研究品种的优良性,自然性,必须考虑其市场前景和创立品牌的潜力。开辟一条依靠地区优势,拓展畜牧业产品销路的新路子。
6.政策困境的背后
实行草场承包制二十年后,由于干旱、乱垦乱伐,草原沙化等诸多原因,影响北京、天津的沙尘暴同样席卷了乌珠穆沁草原。乌珠穆沁西部出现了房屋、棚圈被流沙掩埋的怪事。这是为什么?单从牧区的角度看,围封放牧,草畜平衡失调引发“蹄践灾”都可以说是原因之一,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搞草库伦建设,储备部分草场以春季接羔时使用等方法对牲畜头数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们传递了一种只要围栏就有好草场的错误信息,导致以“建设养畜”为主要内容的围栏草场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除此之外,每个嘎查都弄一个“青贮基地”,给每个牧户摊派任务种植饲料,不顾土壤、水源条件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据统计,东乌旗1996年的土地使用面积中农地或种植草场面积达到了14157公顷。只可惜,牧户的青贮基地最终没能逃脱变成一片片“四方形沙地”的命运。
2003年起实施了所谓的“围封转移”战略,春季休牧工作突然展开了。工作要求严而高,休30天,封60天,要求是舍饲。牧民要备齐饲料槽、舍饲场地(小畜4平方米)、水井等。时间紧,任务重。且曰开创了“划区轮牧”新方法,其实更加重了“蹄践灾”危害,因为所谓的“划区轮牧”只不过是把十分有限的小草场分割成若干片而已。再说休牧的具体时间为每年的4月20——5月20日。这与牧草的正常生长期刚好差一个月。粗暴侵犯牧民利益的这种做法给广大牧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从游牧业的角度观察,现行的定居牧业方式无疑是破坏草原生态平衡的应对性生产方式。其实,我们至今还未能找到一条比“落后的游牧业”更先进的牧业生产方式。那么,这种更先进的牧业生产方式在哪里呢?只取决于专家、学者们的深入研究,也取决于各级领导依法制定、科学地实施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门德 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