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 再问新闻|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年会 详情 > 蒙古文 |
CNR | 中广网 再问新闻|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年会详情(2017-01-26) 汉文翻译 | |
围绕“新增内蒙古五个牧业旗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主题,为了协调保护草原自然环境民间组织的功能与行为,动员更多的人投入到草原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中,中国生态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自然之友”公益事业基金会、“曾经草原”网站于1月20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年会”。 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力格镇陶森淖尔嘎查副嘎查长莫日根巴雅尔、该嘎查牧民苏勒德、西乌珠穆沁旗高日很镇孟根嘎查副嘎查长巴雅斯呼楞、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牧民照那斯图、森德瓦、阿拉善左旗查干敖包嘎查牧民杨•苏日特勒图、额济纳旗巴彦郭勒嘎查牧民额尔德尼呼、阿拉善盟沙漠与草原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乌尼孟和、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刘书润、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易津、中国绿色发展基金会、自然之友基金会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大家对自然环境恶化、生态保护措施中存在的问题、牧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工作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交流。“狼图腾”专项基金负责人、原东乌珠穆沁旗下乡知青陈继群主持了会议,并介绍了被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蒙古五个牧业旗生态保护总现状。
乌珠穆沁草原是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草原。然而近期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乌珠穆沁草原的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士一致认为,将乌珠穆沁草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工业利欲熏心的某些情况下,是否能够真正保护草原?对此人们还有疑虑。比如说,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区、2014年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神圣禁地的乌拉盖河湿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枯萎,濒临消失。乌拉盖河是乌珠穆沁草原的生命线,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命脉。可是近年来,由于截断乌拉盖河修建了水库以及在乌拉盖河周围修建了好几座工业园区,致使乌拉盖河的水系遭到破坏,下游湿地面积大幅度减缩,草原荒芜沙化,成为沙尘暴的根源。近年来,当地牧民和自然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向有关部门发映情况,做了不懈地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乌拉盖河水库开始放水了。但是要想恢复生态自然环境的原貌,任重而道远。列为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个湿地保护区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已经枯萎,濒临消失,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又例如,在198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开采矿山,修建了多家水电站,这也是污染和破坏生态自然环境的行为。近期这一事件被媒体多次曝光,成为人们专注的焦点。 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力格镇陶森淖尔嘎查牧民苏勒德:(录音) “我认为,牧民可以自己保护草原牧场。因为如果不保护草场,牲畜就没有草可吃,牲畜就会受损,就会遭受经济损失。牧民都深知这个道理,所以首先是保护草场,过游牧生活,协调四个季节的所需。对于牲畜冬季吃什么,春季吃什么饲草,夏季吃设么,牧民胸有成竹。不然的话,夏天牲畜有草吃,秋天、冬天和春天这三个季节没草料怎么生存啊?所以我认为,牧民最了解放牧情况,自己能够保护草场。” 游牧生活是顺应自然环境和生态的、非常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的游牧条件和可能性被禁止了,这种情况反过来恶性地影响了自然环境和生态。 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力格镇陶森淖尔嘎查副嘎查长莫日根巴雅尔:(录音) “目前划分了草场,归个体所使用。因为归个体使用,所以就出现了使用过度的问题。有的拥有这个带围栏的草场,有的拥有那个带围栏的草场,自家的牲畜只能在自家的草场内吃草。这就脱离了放牧到远处的游牧生活。游牧这件事已经不归政府所管。你家想向外扩一点地盘,我家也想向外扩一点地盘。如果是你家的草场小,我家的草场大,两家一起过游牧生活的话,就会出现你的地盘小,而我的地盘大,你家放牧的牲畜多占了我的地盘等诸多问题。有的人由于懒惰,以不想毁坏你的冬营地为借口,已经不能过游牧生活了。这样一来环境也就被破坏了。现在有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了。近期正在进行水资源调查,也就是饮用水的调查。饮用水一般都是从深井里索取。然而多种原因造成的井水却对人体产生了各种危害。这是由于地下水被污染了”。 地下水被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这是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此问题于2016年被中央自然环境保护监察工作组反应到内蒙古自治区。 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牧区采取了禁牧种草、保障牲畜与草场平衡的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有些地方不但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反而使人民的生活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据了解,此类问题在阿拉善盟尤为突出。阿拉善盟的一些地方大面积种植了治沙的梭梭(树),然而成活率却很低,并且破坏了原有的草植被,毁坏了植物多样性成长元素。尤其是有些地方大面积种植了瓜果植物,不但大量地抽用了地下水,而且使用了化肥和塑料棚等,污染了水土和环境。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巴彦郭勒嘎查牧民额尔德尼呼:(录音) “现在看来,吨位、水的用量需求很大。种植瓜果植物需要大量的水。目前很多地方只有一口井。种一百亩地的地方用这样的井水,顶多能使用三至五年。使用三年的话,那口井基本上就报废了。这样,那块地就塌陷了。类似情况很多。所以就要求牧民从那里搬出。要求是要求了,但是有些牧民不愿意搬走。谁也不想背井离乡啊!所以至今还在要求牧民迁移,还是老样子。” 牧民与牲畜一起守护着草场生存,这应该是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最有效、最长久的出路。但是近年来,远离草原进城勉强维持生活的牧民与日俱增。阿拉善盟原政协常委杨•苏日特勒图对此忧心忡忡:(录音) “我现在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主要意见。第一,抛弃了大自然,从而污染了大自然,或者说是荒废了大自然。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一是丢弃了游牧文化,二是牧民进城这两件事情上。比如说对牧民发放参加“项目机制”的钱款,让牧民参加“项目机制”,拨给1.5万元的钱款,让其进城生活,不允许其放牧,不能回原居住地。这样一晃就是五年,现在应该是第二个五年、第三个五年了。我们阿拉善右旗是第三个五年,左旗是第二个五年了。这样年复一年,长辈人越来越老,年轻人逐渐脱离了游牧生活。靠着拨给的一点钱款,自然就会背上很大一笔欠款。人们往往会效仿他人,你买了车,我也要买,而且是按照城市需要的款式买。这样就背负了更多的欠款。用什么来偿还这些欠款?根本偿还不了。我们家乡的牧民无奈只好迁徙到异地他乡,有的去了锡林郭勒地区。锡林郭勒、巴彦淖尔、还有我们阿拉善成了贷款最多的地区。没有家园和草场了,这是最严重的问题。银行大笔贷款从何而来?就是因为放弃家园和草场进城的原因。其他地方的情况我不太清楚,据我所知,巴彦淖尔和我们阿拉善地区的有些人已经偿还不了贷款了。我们嘎查(村)就有4人偿还不了贷款了,也就是说,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了。我们嘎查的一个人对我说:“前不久我被抓进去关了3、4天。关了再放呗。有什么办法,我现在没有还款能力,财产证也被没收了。上边的拨款还没下来,即使拨下来,不知道能不能有我的份儿。能干的活就干点儿,不能干的话,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生活可真是不容易啊!” 问:(录音)“这些方法达到了保护自然、保护草原的目标了吗?” 杨•苏日特勒图:(录音)“这个方法百分之百没有达到目标。最有效、最好的方法是放骆驼、放羊、在家园周围放牛,有节制地放牧。这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牲畜,有益于人民生活。” 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是政府、社会与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所以,我们只有真正把生态保护事宜放在头等位置,严格遵守法律,正确实施措施,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自食其果。内蒙古五个牧业旗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对于内蒙古的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祝愿这五个旗今后确实能够生机勃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牧民群众好运连连。 各位听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问新闻》节目就播送到这里。编辑 宝音特格希、审稿人 宝勒德巴特尔、播音员 萨如拉。感谢大家的收听。 汉文翻译:乌云格日勒
|
||
|